國產紡機的進步你看見了嗎
2017-10-26 來自: 福建泉州凹凸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648
國產紡機設備和進口設備,哪個技術水平高,哪個可靠性好,哪個更具性價比?國產紡機與國外紡機產品的這種對比似乎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經過多年的持續創新和研發,中國紡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王樹田就表示,近兩年紡機行業和企業在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令人欣喜,也給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信心。
據相關統計,2014年國產紡織機械新產品共獲得科技成果獎3項,全國各地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5項,地市級成果獎21項。2014年,紡織機械重點企業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21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76項;已申請發明專利54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225項。從模仿、追趕到超越,國產紡機的進步是實實在在的。
新產品不斷填補空白領域
盡管近兩年紡機行業發展變緩,但全行業堅持自主創新,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科技進步成績明顯,收獲了眾多科技成果。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李毅介紹,2014年由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組織的國產紡織機械新產品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30項,其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6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16項。不少產品填補了相關領域空白。
連續化智能化設備取得突破
由于在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產品質量方面有明顯的優勢,連續化、智能化的紡機設備迎來了發展良機。國產紡機設備也在自動化、連續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在棉紡成套設備中,自動落紗粗紗機及粗細聯系統、細絡聯型自動絡筒機等的關鍵技術已經成熟并批量投放市場,自動落紗環錠細紗長車成為市場主流。國產全自動轉杯紡紗機在全自動接頭技術、自動化控制了高收益。新材料的應用降低了能耗,改善了生產環境,同時改善了零件的性能,提高了生產效率。為提高裝配質量,企業對裝配環節進行改造,并配備液壓安裝和清洗零件的裝置,保證產品質量的可靠性。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李毅表示,在《紡織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中提出的50項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目標和38項技術推廣項目目前都取得了不同的進展。數控技術發展很快,是“十二五”期間紡織機械的一個亮點。
“十三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仍將以調整產品結構為發展主線,緊跟世界先進技術發展的潮流,繼續發展高端紡織機械產品,同時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受市場歡迎的、可靠而實用的主機產品。紡織機械行業將重點關注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提高,研發高質量、高可靠性的紡織機械專用基礎件,研究先進的機加工工藝、表面處理工藝和熱處理工藝,提高專用基礎件的性能、壽命;研發、推廣數字化監控技術和產品,提高紡織機械主機的數控化和智能化,減少人為因素對生產的干擾,提高生產效率,穩定并提高紡織品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加強基礎理論、基礎工藝的研究,建立行業產品研發中心,提高國產紡織機械產品的技術含量,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產品中心